close

pacific-rim-61.jpg
勢均力敵的PK是「環太平洋」的主要訴求,而且,設定上刻意忽略武器的重要性,幾乎都是用拳頭打,這樣才熱血對吧,不然你噴一口強酸口水,我打一發離子砲,這樣一點意思也沒有,吉普賽危機的袖劍也是在快輸了以後才拿出來用,否則的話,怪獸都是肉做的,就算牙齒夠厲能咬斷機械臂,也很難對抗鋒利的鐵劍啊。


 

可能是因為最近太「文青」了的關係,對於像「環太平洋」(Pacific Rim)這樣的片子既沒注意也不探究,反倒是老婆大人說要去看,才想起來這是我們家的傳統家庭娛樂。不過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台版的電影海報設計的不太吸引人,雖然有那麼一台帥氣的巨型機器人。

go9Q-35rxSGnu8PIrlHMhnYrBep.jpg

爽片無誤

周遭很多朋友對這部電影賦予了「新世紀福音戰士」這個標籤,不過實際上當然是沒有關係的,沒有綾波零,也沒有明日香,只有同樣是來自日本的女演員菊地凜子,還有演她小時候的著名童星蘆田愛菜。惟一扯的上關係的,大概也只有電影中這個製造、執行機器人計畫的單位的確也是聯合國監管。不過拍過「羊男的迷宮」的導演吉勒摩戴托羅特別強調這部電影試圖展現日本怪獸電影精神,也打動了他內心中那個小男孩的熱血。

說「環太平洋」是爽片,無誤,而且標準的商業片劇情結構,電腦動畫的打鬥場面搭配人物間倫理親情悲喜劇,彼此配合得當,電影節奏流暢,加上美國式英雄主義的思維邏輯,看這部片不會後悔。故事說今年(好害怕,今年過一半了)的太平洋深處板塊交界的地方冒出一個「突破點」,然後大怪獸就從突破點一隻隻跑出來,攻擊太平洋沿海城市(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也算嗎?)人類也不是完全沒法應付,只是因為大怪獸皮太厚,人類的飛彈可能像是牙籤而已,因此聯合國主導建造了跟大怪獸一樣高的巨型機器人,這樣子PK就很公平了對吧?

pacific-rim-56.jpg

各有特色的巨大化機器人

雖說導演在幕後花絮中強調大怪獸的造型是他很重視的部份,不過就觀眾的角度來看,「沒有多少時間欣賞啦」,大怪獸一出來幾乎就是打架,乒乒乓乓鏡頭轉接又快,多數畫面又偏陰暗或混亂,再說大怪獸參考了很多地球上的生物外形加以設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造型複雜,不如哥吉拉那樣簡單易懂,所以,真正有印象的,反而還是人類這邊的機器人們。

就以主角的MK-3型「吉普賽危機」(Gipsy Danger)來說,高79公尺,重1980噸,核反應爐驅動,左右手掌心各有一具離子砲,左手前臂還有一支袖劍,胸口一個火紅色像渦輪引擎吸入口,然後身材非常修長,腰部的外形設計讓人聯想起一個完全沒有贅肉的猛男。不過其他非主角就不太好記了,像代表俄羅斯的MK-1型「車諾艾爾發」(Cherno Alpha),感覺上是屬於符合戰鬥民族的「厚」「重」形象,頭上好像是戴了中古歐洲騎士的那種全罩型頭盔,又或者是像個核能電廠的圍阻體(Cherno跟車諾比核災的Chernobyl兩個字有沒有關係?)而代表中國的MK-4型「暴風赤紅」(Crimson Typhoon),除了有三隻手令人印象深刻,再來就是它的中文名字就刻在左胸前。至於最新MK-5型的衝鋒者(Striker Eureka),我只記得它沒電站在那兒,然後大怪獸在旁邊東瞧西瞧覺得有點困惑的樣子,哈哈。

Gypsy-Danger-in-Pacific-Rim-Best-Wallpaper-HD.jpg

重點是激烈PK而非恐懼

勢均力敵的PK是「環太平洋」的主要訴求,而且,設定上刻意忽略武器的重要性,幾乎都是用拳頭打,這樣才熱血對吧,不然你噴一口強酸口水,我打一發離子砲,這樣一點意思也沒有,吉普賽危機的袖劍也是在快輸了以後才拿出來用,否則的話,怪獸都是肉做的,就算牙齒夠厲能咬斷機械臂,也很難對抗鋒利的鐵劍啊。

正如同導演所說的,其實就是一種向日本怪獸電影與巨大化機器人兩種流行次文化致敬的味道,像駕駛員進駕駛艙、駕駛艙再進到機器人頭部的過程,就很像「無敵鐵金剛」。過往的怪獸電影有個特色,就是會花幾段不算短的篇幅來表達怪獸肆虐人類都市,老百姓倉皇逃難的畫面,也試圖營造一種恐懼的感覺,鏡頭的安排也是從「馬路上面」的高度以仰角來表現,如此才能襯托出怪獸的巨大與人類的渺小。「環太平洋」也有這樣的畫面,但不知怎麼地,總覺得沒有什麼恐怖的感覺,倒是之前「超人:鋼鐵英雄」裡面,高樓大廈往鏡頭方向傾倒還比較嚇人。

Pacific_Rim_Mobile_Game_05.jpg

不禁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看過的大金剛電影,我是指幾十年前拍的那種。片中的大金剛被帶回到紐約那樣的大都會,綁上厚重的鐵鍊,在劇場裡展示給觀眾看,那一幕是從座位的角度往舞台拍,還有一幕是俯瞰整個劇院,舞台上的大金剛與舞台下密密麻麻的觀眾呈強烈對比,然後,金剛掙脫鐵鍊,觀眾四散奔逃。我覺得很恐怖。

我想,從馬路上看著高樓大廈跟坐在劇院裡看表演都是一般人的生活經驗,生活經驗中產生的恐懼才能真正嚇到人,不信下次你經過台北101或高雄85時,站在它面前,看著它,想像一下它往你這邊倒下來的感覺。這或許是「環太平洋」的災難場面不恐怖的原因,因為那不是我們的切身經驗。至於原創的日本怪獸災難電影是否能營造恐懼感,可能要問日本人最準,因為怪獸搗毀東京時,一定會有專屬東京的記憶在裡面,那些會是日本人的生活經驗,因此,就算名嘴謝哲青說巨獸是人類亙古以來從未消失的恐懼,它實際上到底能不能夠嚇到你,或是怪獸電影能不能夠嚇到人,就要問每一位觀眾自己了。

Pacific-Rim-Monster.jpg

噱頭的腦部連線

除了機器人與怪獸,「環太平洋」還有一個科技噱頭,就是如何操縱機器人。劇情設定是說要用兩位駕駛員去處理一台機器人的大量資訊,兩顆腦袋與AI完全結合才行,因此兩個人連記憶、意識都會互通,藏不住任何秘密。雖然這個設定看來很有創意,但實際上只是用來發展男女主角、男主角與哥哥等人物間的關係而已,跟操縱機器人一點關係也沒有。

怎麼說呢?駕駛員必須兩人一致地走路、跑步,機器人才會走路、跑步,打架時也是兩人一起動作,機器人才會動作,如果兩個人的腦袋真的跟機器人連接,何需這麼麻煩?就像「新世紀福音戰士」一樣,人舒服地坐著,直接用腦部下令,機器人就會動作了不是嗎?所以腦袋連線跟操縱機器人沒有關連,真要仔細探究電影中操縱機器人的方法,也許可以參考這一篇寫的就好。

pacific-rim04.jpg

美日同盟情比金堅

「環太平洋」不時閃現一些幽默梗算是不錯的點綴。例如得去中藥店才能找到大怪獸的身體器官組織,讓人聯想到那些犀牛角或是龍骨什麼的;明明就是大怪獸來掃蕩人類,卻真的有人搞起一個「怪獸教」,著實嘲諷了宗教一番;最先進的機器人因為一發EMP就沒電了,結果反而要靠舊式處理類比訊號的機器人打退怪獸;而飾演地獄怪客(Hellboy)主角的Ron Perlman算不算是全片最大的卡司?至少他的搞笑還算有趣。

Pacific_Rim_Main_Trailer_41.jpg

不免要講個機車一點的觀察。感覺上就是美國與澳洲的機器人最有猛男的身材,在片中也最勇猛或撐到最後,俄羅斯的機器人雖然最舊,但是戲份不算少,甚至還有幾句對白,中國的機器人一下子就掛點了。然後男女主角分別是美國人與日本人,美日同盟情比金堅啊!最後,美國英雄主義再次獲勝──噢,是人類不屈不撓的精神獲得最後勝利啦!

最後,回一個謝哲青先生的問句,為什麼沒有中華民國台灣國籍的機器人?啊聯合國裡就沒有台灣咩,不然以台灣的經濟實力會輸菲律賓嗎XD,不過話又說回來,也許是因為人家大怪獸根本看不上人口只有七百多萬人的北北基吧?

_Pacific_Rim_1_.jpg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tonio 的頭像
    Antonio

    影音檔案櫃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