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的是以自由奔跑的方式跳躍、攀爬、擺盪、翻滾在城市的屋頂、天井、牆邊、窗棱、旗桿之間,還要不時跟後頭的追兵打鬥一番;或是在大軍攻城之際,自己率領一小隊人,用很神奇的十字弩爬牆法摸進城裡,然後東爬一下、西跳一下,就成功殺死敵軍打開城門了。
「波斯王子:時之刃」(Prince of Persia: The Sands of Time),在過去是專屬電玩遊戲世界的專有名詞,如今它也是一部電影了。因此對於一個電玩遊戲愛好者來說,對這部電影的認知與期待跟一般人是不同的,你會想像電影中的波斯王子會怎麼跟人鬥劍、如何飛簷走壁、如何運用時間的力量「破關」。
實際進了電影院,發現其實不太相同。就連故事的差異也很大。這次並沒有什麼妖魔鬼怪,反派魔頭也只是個人,劇情說穿了就是王位爭奪戰,雖然老套,但還是看得出一些新意,不論是情節的安排,或是動作場面。
到底是刺客還是王子?
對於這部電影印象最深刻的,恐怕還是傑克‧蓋倫霍(Jake Gyllenhaal)飾演的達斯坦王子的身手:以自由奔跑(Free Running)的方式跳躍、攀爬、擺盪、翻滾在城市的屋頂、天井、牆邊、窗棱、旗桿之間,還要不時跟後頭的追兵打鬥一番;或是在大軍攻城之際,自己率領一小隊人,用很神奇的十字弩爬牆法(外表看來沒那麼強的強力十字弩射出好粗一支箭,卡死在城牆上,就變成王子攀爬的憑藉)摸進城裡,然後東爬一下、西跳一下,就成功殺死敵軍打開城門了。
等一下,這些好像都是遊戲《刺客教條2》裡有的技巧,尤其是有一幕,王子站在屋頂上,鏡頭繞著他一圈360度,周圍的風景盡收眼底,你若是有玩遊戲,這絕對是再熟悉不過的場面。
不過這也代表,本片在動作場面的處理值得一看。電影接近尾聲時還有一段飛鏢對決飛刀的武戲,雙方勢均力敵,十分過癮。
王子在電影中多是真功夫,但也不能忘了「時之沙」這個主要的噱頭。除了時之刃造型實在很華麗外,跳脫遊戲中的普通沙漏的限制,而把它改編為地底下的巨大玻璃柱,視覺效果確實夠強。
仁者仁人
達斯坦王子在電影中一直不是個勇猛強者的形象,甚至傑克‧蓋倫霍的五官特質也不是那麼陽剛(跟另兩位兄弟比起來更為突顯),因此多少會給人一個不夠英雄的感覺。
但這或許正是編導的本意。達斯坦原是出身市井的平民,因為仗義救人,被波斯王沙拉曼選為義子。他沒有野心,卻有寬闊胸襟,心中有是非,眼裡有正義,因此他後悔自己沒反對攻城,還以死明志;電影最後他也沒把話說破,以免讓阿拉穆城的女侯Tamina感受到心理壓力。有著仁者之心,自能仁人,所以沙拉曼才說達斯坦才是適合做國王的人。
由此看來,選傑克‧蓋倫霍是對的,太過勇猛的表相,是不太容易表達這樣的特質。
另外,看到班‧金斯利(Ben Kingsley)飾演的王叔也是一大享受,那種一出場就有的不凡氣質,沉穩、冷靜、城府,是全片中最有演技的一位。而女主角Gemma Arterton就是不久前的電影「超世紀封神榜」中的那位長生不老的女子,片中如果能笑得開心點會比較好。
至於電影中幾乎必定有的愛情元素,在本片中似乎不太受歡迎,每每在緊張的局面、關鍵的時刻,兩人就非要卿卿我我一下才行,一來不太有浪漫的感覺,二來王子先生你又沒有啟動時之沙的能力,你親得爽難道敵人都在旁邊暫停了嗎?
遊戲文本改編的電影,感覺上是成功的較少,失敗的較多,原因不外乎既沒很精采地跳脫遊戲的框架,也沒有抓到遊戲之所以受到歡迎的精髓;「波斯王子:時之刃」則是兩者都有很好的表現:不受遊戲劇情的影響有了全新的創造,又能盡情發揮動作電影(遊戲)的本質,這是對於不玩遊戲的人來說都是吸引人的因素。而遊戲玩家則可以親眼瞧瞧遊戲史上的經典角色如何以真人來表現。
- May 28 Fri 2010 11:43
波斯王子:時之刃─活靈活現登上大銀幕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