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非常綿密的手法製造緊湊的高潮,緊緊抓牢觀眾的注意力與製造他們緊張的情緒,隨著眾人在不同的夢境中一一張開眼睛,趁觀眾們還在緊張高潮的高昂情緒還未恢復,倏地轉回電影一開始老人與Cobb的奇怪對話,我們終於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最後,再來一段電影還是要有的溫情畫面,及一個留待觀眾自己去解答的問題。


獲得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攝影、混音、音效剪輯、總成本1億6千萬美元、美國本土票房近3億美元、由「黑暗騎士」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全面啟動」(Inception),用科幻的角度詮釋人類的夢境,雖然在這段期間看過電影的人們都儘量不去破「夢中夢」的梗,但「夢境就是現實」「追求如夢境般的現實」這兩個概念相信才是深深打動觀眾的因素,當然,這或許也是每個人潛意識層面才會有的想法。

夢境Online

電影很聰明地從未去解釋那款銀色手提箱裡的儀器是怎麼做到「夢境Online」,也很聰明地加入「造夢者」這種設定,既能模糊帶過一些技術或邏輯問題,也可以加進許多吸引人的視覺特效。諾蘭在訪問時說,電影很多情節來自他作夢的經驗,也將許多人作夢的經驗設定為電影中的定律,例如人在自己的夢中不會死、夢到從高處墜落(劇中「撞擊」的概念)就會醒來等等。



人在作夢的快速眼動期,如果收到一些外在的刺激又沒醒的話,這些刺激會融入到夢中,以別的方式呈現,不過在電影中的作法比較直接,像第一層夢境中休旅車開車不穩時,在第二層夢境中就是重力來源的方向會改變,旅館總是在翻來覆去。

夢中夢塑造的電影節奏

「夢中夢」是整部電影的主軸,為了要達成商戰目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飾演的Cobb帶領團隊進入三層夢境,每一層都是截然不同的場景,到後來甚至還要進入第四層以解決危機。在這裡諾蘭又有一個獨特的設定,就是下層夢境的時間是上層的20倍長,也就是說,上層一天等於下層20天,如果從現實世界算到第四層夢境,十小時的時間等於183年。



這樣的設定,讓電影在四層夢境間不斷切換轉場,不但比一般電影分鏡結構複雜,還因為時間差呈現不同風貌:第一層夢境眾人皆在一輛休旅車上,車子衝破護欄墜落,時間只有十秒;第二層因為第一層車子墜落呈現無重力狀態,為了製造出「撞擊」的效果,昏睡的眾人必須像太空人般被搬到即將被炸飛的電梯中,時間只有三分多;第三層雪地戰,眾人只有66分鐘。

於是我們看到三個場景輪流切換:休旅車以極慢動作一直慢慢下墜,然後轉到第二層,正常播放速度看著眾人被綁著向電梯前進,轉到第三層則是節奏快速的槍戰。如果電影「教父」用正常速播出教堂婚禮對比著慢速的槍殺場面,「全面啟動」就用更複雜場景給你視覺震撼。



甚至到最後危機關頭,Cobb與Ariadne下到第四層夢境救人,這時候第一層休旅車已經沉進水裡,第二層電梯已經因爆破而墜落,第三層雪中堡壘已經癱塌,第四層才剛開始要墜落深淵以製造出「撞擊」效應。「全面啟動」以非常綿密的手法製造緊湊的高潮,緊緊抓牢觀眾的注意力與製造他們緊張的情緒,隨著眾人在不同的夢境中一一張開眼睛,趁觀眾們還在緊張高潮的高昂情緒還未恢復,倏地轉回電影一開始老人與Cobb的奇怪對話,我們終於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最後,再來一段電影還是要有的溫情畫面,及一個留待觀眾自己去解答的問題。結尾的一氣呵成,字幕跑出來時還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真是精彩!

目不暇給的視覺效果

能夠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不是沒有理由的。電影中為了突顯夢境而製造的效果,可以用目不暇給來形容:電影主推的街道、房屋與車輛全部「折疊」起來的場景、傾斜的酒吧、旅館裡雙方打鬥像是寵物鼠在跑圈圈那樣、在旅館長廊無重力前進、潘洛斯階梯、火車在大馬路上奔馳、一幢比一幢高聳的大廈群、海邊頹圮如冰山斷裂墜落的大樓、譬喻夢境崩壞的物件爆破場面……



重要的是,劇組並不是事事都依賴後製電腦特效,有很多都是傳統電影道具做出來的,例如馬路上的火車其實是一台加長的聯結車套著火車的外表;潘洛斯階梯其實只是攝影角度的技巧;無重力畫面其實是打造一個垂直的旅館長廊景,讓演員在裡面吊鋼絲;那個老鼠跑圈圈打鬥是真的做了一個超大型鋼圈滾輪,再把旅館的景做在裡面,如此特技演員便能真的像老鼠一樣跑圈圈;街道上的爆破則是用空氣砲打出來的,因為出外景時法國人禁止他們破壞街道。



這是一種寫實派的夢境描繪,與提姆波頓式的夢境有蠻大的差別。不知道這是否是多數人夢境的長相。

夢境與現實

諾蘭對夢境的詮釋並不僅於此,而是試圖將夢境與現實做了一番拆解與融合。夢中夢代表的是除了最下層的夢境,每一個上層夢境都是其下層夢境的現實,身為觀眾的我們,如果一下子恍神,可能就會搞不清楚劇情中許多「跨夢境」事件的因果關係。因此我們必須在心中有個清楚的層級觀念,將每一層夢境與現實分清楚,這是拆解。



另一方面,諾蘭又從Cobb與妻子Mal的關係上,將現實與夢境兩個概念融合。比較簡單的例子是當Mal每每跳出來破壞任務時,我們知道這是Cobb對Mal的記憶及潛意識中對她的看法投射進來,使得每一層夢境轉化成的現實又加入了夢境元素。比較複雜的例子是,當Mal失去了分辨夢境與現實的能力(或說意願)後,她已經不知道現在身處的究竟是否是最上層的現實,抑或還只是中間某一層夢境轉化出的現實。於是她一直想自殺,想回到真正的「根目錄」,但Cobb瞭解,他們已經在根目錄了,再上去是沒有「我的電腦」的。

夢境成了現實是為了逃避現實

除了所謂的清醒夢,我們在做夢時都不會去否定自己所處的當下並不是現實。當瞭解了這個概念,就能明瞭「全面啟動」的夢境都是清醒夢,於是這牽引出了另一個議題。



當Cobb去找製作強效鎮靜劑的化學家時,他們看到了一個許多人都在睡覺的場面,那不是實驗,那些人每天都會來這邊,注射藥物後睡三、四個小時,就夢境中的時間來看,就是大約三天。這時旁邊有位先生說,他們來這裡是為了等著被叫醒。

看到這一幕,我想到伊藤潤二的「長夢」。一間精神病院有個患者,會做時間長短很明確的夢,最開始跟正常人一樣,但漸漸地,一個晚上做的夢,夢中時間會超過一個晚上的時間,從一天、兩天、三天,慢慢加長到一個月、半年、一年、五年、十年。到了這個時候,他已經不太記得睡著的前一天發生了哪些事,當他一晚上的夢夢中的時間是一百年時,他醒來後連講話的用詞等等都跟其他人不一樣,好像是一百年後的人。

漸漸地,他的夢境變成了現實,現實反倒像是夢境一樣。就如同電影中那些人,他們睡著其實是為了追求現實,他們等著被叫醒是為了提醒自己真正的現實是個夢境。

如果不久的未來真的能發明此類藥物或技術,讓一個人入睡後能直接進入清醒夢狀態,讓自己能自主操控夢境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同時夢境的長度又能很長很長,到那時,人類就不再需要那些讓人短暫脫離現實或忘卻自我的毒品、酒醉、線上遊戲、白日夢、自殺與看電影了。

了不起的導演

一直到看完這部電影,才驚覺到其實我已經看了三部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另兩部是「黑暗騎士」與「頂尖對決」。三部電影都有很明顯的主題,也包含諾蘭一直關注的「罪惡感」,因此三部片的基調都有點沉重,但透過種種橋段、節奏,電影並不會沉悶,反而一直有著讓人繼續看下去的欲望。這人真了不起,我想我已經成了他的粉絲了。



從「鐵達尼號」後,就沒有再看過李奧納多的片子了。這些年來他的確老了許多,不像當年「鐵面人」或「戀戀風塵」時那般年輕可愛,不過這些年也不少作品,而且都是十分有特色的電影,像有機會也會想看看「隔離島」。在「全面啟動」中,感覺上他在動作與抓狂等成份上表現較為突出,與老婆的互動或說是內心戲方面似乎不太明顯,所以再來觀察看看好了。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