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845c9e2-a4c2-453a-9e67-cd76eec30109.jpg
與其說找媽媽,不如說是尋找一個溫馨的、讓自己覺得安全感的認同,或者說,為自己過去的一些不明究理的凝視與疏離,內心存在已久但不見容於周遭環境的願望與感觸,找到一個合乎情理的源由。


 

2013台北電影節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項目的「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Tomorrow Comes Today)日前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首映會,導演陳敏郎,主角黃尚禾與鹿瑜皆出席首映。這部電影以生活於美國紐約的台灣青年為題,敘說著身份認同的議題,許多不連貫的情景,總合起來將可看到電影主人翁對於身處異鄉的種種自我認同與適應之道。

格格不入的台灣青年

到美國依親的台灣青年,在紐約已經住了一陣子,美國居留權還在法院認定中,但他總是藉故拖延甚至當庭逃走。父親在紐約有固定的居所與工作,但青年另外租屋居住。他在美國沒有朋友,只靠騎腳踏車做餐廳外送維生,有趣的是,他常拿著美國1930年代的明星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的照片說要找媽媽。

黃尚禾飾演的台灣青年,在片中差不多都是一號表情:繃緊的臉龐、疑懼的眼神,只要鏡頭稍微拉遠一點,就會覺得他與周遭環境那種格格不入的感覺;總是會覺得他好像剛來美國不到三天,那種隔離的印象是源自於對環境的陌生、對美式人際互動潛規則不瞭解,但事實上,他在異鄉其實是怡然自得的。

7396223b-15c5-46f3-8da0-8005770b7555.jpg

疏離的父子關係

許多場景都可以說明這個事實。在車輛川流不息的紐約街頭,他騎腳踏車,雖然那是他吃飯的工具,但看他在街頭騎車的模樣,你可能會怕他惹上麻煩;外送餐點之餘他還要想辦法進入公寓大樓散發傳單,但就有好幾個時刻,他就在公寓樓梯間跳起舞來,傳單也就像灑花一樣亂飛;回到家後他常玩吹泡泡遊戲,還曾在牛仔褲外套上一件三角內褲、戴上斗笠在鏡子面前擺姿勢,要是他的小房間裡有電腦,我會以為他是想拍影片上傳到Youtube。

01.jpg

整部電影都處於這樣一個不協調、有時甚至有點荒謬的氛圍,導演在營造這個氣氛的努力可說是十分成功。台灣青年的選擇有很多不符合一般人的邏輯思考模式,就以美國身分來說,如果能夠像法院裡隔壁座位那一家人功德圓滿不是很好嗎?幹嘛一直要逃避一個應該會成功的事呢?有哪個老百姓願意沒事被政府單位「追殺」,尤其是美國移民局與國稅局這種同樣令人聞之色變的單位?

其實不止如此,台灣青年與父親之間的互動也是充滿疏離與格格不入。在美國生活的經濟壓力是比較大的,做外送小弟跟兼差腳底按摩能夠賺多少錢?父親有現成的房子為何不住呢?惟一的答案似乎只剩下:不想。父子倆講話有一搭沒一搭,講英語好像還比講國語有那麼一點溝通的效果,表面上他們彼此還會互相關心一下近況,但總覺得他們比室友還要疏離,父子說是情份到不如說是不得已的責任還比較貼切。

他們的身份認同

電影的另一條故事線,講的則是台灣青年老死不相往來的鄰居韋恩。青年韋恩是街頭公用電話的清潔員,每天的工作就是開車到每一個公用電話前清理刷洗一番。韋恩同樣也沒有朋友,但喜歡把妹,而且似乎是為了要擺脫前一位甩了他的女友,一直在聽「如何增進遺忘能力」的錄音帶。偶然機遇中,他邂逅了一位亞洲女子,他想約她出去,但事實上他分不清楚對方究竟是雙胞胎的姐姐或妹妹,或者,到底雙胞胎是否只是個藉口,或者,他喜歡的究竟是姐姐還是妹妹。

他的約會技巧與結果都同樣淒慘。看來就是個電玩宅,把女友拖到電玩場自己玩得很開心,卻把人家晾在一邊。好不容易教女友玩,卻又一下子就分心到隔壁的玩家身上;除了電玩好像就沒有別的了,約會連話都沒得聊,出遊還可以搞到兩人分隔兩地。

26e4ccac-9952-4ad6-b74b-1e0bf894666b.jpg

外國人就算了,同樣是白人,自己的生活也能搞成這樣,可見文化差異不是真正的關鍵。韋恩與台灣青年比鄰而局,但生命中的交會寥寥無幾,一次街頭擦肩、一次樓梯間交錯、一次去當「人體實驗」,但他們人生的相似度卻很高。電影漸漸在暗示我們,除了異鄉人的身份,每個人怎麼看待自己,怎麼給自己這個社會角色定位,才是你我最密切相關的人生議題。

一旦聚焦於身份認同後,很多看似沒有邏輯的情節都找到了理由。台灣青年的種種舉措,都只是因為「他不想」:他不想歸化成「美國人」、他不想做一個傳統觀念的「兒子」,甚至台灣青年從都到尾都沒有名字(也許是我漏掉了?)因為名字本身就是一種身分認同,外送小弟與內褲超人的對比也是一種身份認同。那麼他「想」什麼?他想自得其樂,他想大隱於市,他想「找他媽」。

03.jpg  

一段外送至猶太家庭的片段也展現了另一種身份認同。這家人似乎對中國有高度興趣,一看到是個華人來送餐,全家衝出來指指點點,又捏又掐,還講了一堆剛學到的國語例如「風~水~」之類的,活像是在逛動物園。更有趣的是,這家人自己也有認同問題,因為外送的餐點中有一道好像違反猶太教義,但這家人對此卻看法不一,對照前面某次台灣青年下班回家,途中經過一列穿戴傳統、走路守規矩的猶太人,可說是形成強烈對比。

找媽媽是為了什麼

不過全片規模最大的一場身份認同,是台灣青年對自己性傾向的疑問。他拿著瑪琳黛德麗的照片找媽,瑪琳黛德麗是何許人也?她是德裔美國演員及歌手,二次大戰前來到美國,二戰爆發後拒絕回鄉還入了美籍,從此被視為叛國者。當然,「叛國」這個詞在不同陣營的解讀是完全相反的。此外,她還是雙性戀者,常常打扮很中性化,加上她支持兩性平權,因此她同時成為女權運動與同性戀的代表人物。由此來看,瑪琳黛德麗身上就有著國族、性/別兩個層次的身份認同問題。

6_644d1.jpg

透過一位男同志的「誤認」,台灣青年最後終於找到「媽媽」。這個可說是全片最優美的場景中,一間小型的同志表演場所,台灣青年看到了完全中性化打扮的金髮女性,在台上唱著瑪琳黛德麗的名曲「莉莉馬蓮」(Lili Marleen),此情此景應該差不多就是瑪琳黛德麗當年的翻版吧?

 

「莉莉馬蓮」這首歌本身也頗富戲劇性。它最初是一位德國教師在前往一戰前線時,為女友譜寫的詩,後來改編成歌曲,在二戰時的德國前線成為一首有療癒效果的曲子,相對地,也陸續被美、法、英、蘇等國當做心戰工具。連一首歌都有身份認同的問題啊。

導演刻意略去了藝人表演完後,台灣青年偷溜進後台發生了什麼事,不過,接近片尾,其實也就昭然若揭。沒有交集的兩個鄰居,其實台灣青年並不是以「鄰居」的身份對待韋恩,其實,他在窺探,但那是一種也許他自己都還不明白的意識。看完了「媽媽」的表演,他走進已經搬走的鄰居家,在清空的抽屜中找到一條沒有帶走的內褲與兩個黑氣球,就這樣,他不斷深呼吸著內褲的味道,黑氣球也伴隨著他一吸一呼的頻率,緩漫地忽上忽下,形成一個極具曖昧的暗示。

5fb51cfe88eb5b56.jpg

與其說找媽媽,不如說是尋找一個溫馨的、讓自己覺得安全感的認同,或者說,為自己過去的一些不明究理的凝視與疏離,內心存在已久但不見容於周遭環境的願望與感觸,找到一個合乎情理的源由。

201304291422212367996.jpg

性/別的其他線索

導演另外運用了京劇的梗為性/別議題鋪陳。青年的父親是京劇乾旦,也就是扮演女性角色,畫上不是很厚的妝,上演著「八仙過海」中的金魚仙子。正如鹿瑜所說,京劇有所謂「四大名旦」這樣的稱號,其他武生、老生、花臉等卻沒有,因為由男扮女的旦角,本身有著更高難度的技巧。

但是不可否認的,男性把女性角色詮釋得維妙維肖,讓觀眾明知他是男的,卻仍醉心不已,這隱隱地暗示著乾旦與觀眾之間有一種公開的曖昧情愫。而乾旦本身對於自身性別與角色性別的認知,也是一個有著神秘感的角落。如果你曾看過陳凱歌導演、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就會懂了。

51cfe675eaa86.jpg

導演也補充說道,金魚仙子的英文是"Golden Fish Fairy",而"Fairy"在美國早年是稱呼同志的說法。所以,本片的企圖,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青年為父親腳底按摩的場景,據了解也給了一些人不同的看法。青年用撿來的「跳彈」為父親按摩,而父親則發出類似做愛愉悅的呻吟,引起青年側目,也引起觀眾好奇。有人說,這是暗示了這對父子有不可告人的亂倫關係,若由此觀之,前述的某些青年的「不想」,似乎就有了合理的解釋,甚至,你可以說父親就是他的「開關」,讓他開始思索自己的性傾向,並且展開了「找媽媽」的旅程。是這樣嗎?或者跳彈只是另一個笑果,父親的呻吟也只是如瑪琳黛德麗的中性裝扮一樣,是一種模糊了性別界限的表示手法而已。

6e2aa200-8c3b-4ca4-a7d4-ad9d26f6cb5a.jpg

錄音室版本德語版的「莉莉馬蓮」

 

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是2013台北電影節競賽片,不過已經播完了,有興趣的朋友可能要注意一般商業電影院的播映訊息。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音樂 我推薦 台北電影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tonio 的頭像
    Antonio

    影音檔案櫃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